一个萦绕“资深”信访人三年的心结,一件引起中央政法委高度关注的信访案件,近日,在上思法院副院长梁家产的积极努力下,终于成功得以化解。“不访了,不访了,肯这样为百姓奔走的法官,我信得过。”在妙镇村民梁某不但当场签下了息诉息访承诺书,更为梁副院长做出一切而深深感动。而在这个案件的背后,从上思到钦州,从钦州到防城,再从防城到北海,兜兜转转,梁副院长用半个多月的时间走完了数千里路,默默的用实际行动诠释着 “司法为民”,演绎出一部真实的“车轮上的副院长”。
2011年5月,由于与上思县在妙镇联合村七门村民小组引起山界林权纠纷,上思县在妙镇联合村婆门村民小组作为原告,以不服县政府作出的行政处理决定为由,一纸将县政府告上法庭。上思法院审理后认为,县政府于2010年6月作出的行政处理决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准确,依法予以维持。婆门村民小组随后向市中院上诉,市中院继续维持一审判决。为确保服判息诉,两级法院在判决生效后迅速开展大量辨法析理工作,使婆门村民组也最终接受了法院的判决。但村民梁某眼见自己的利益诉求得不到实现,认为法律程序既然已经行不通,也只能依靠上访来解决实际问题。于是从2011年12月到2012年期间,独自一人先后多次向各级有关部门反映情况,不到两年时间,便成为了远近闻名的上访“老面孔”。该案也因此受到了中政委的密切关注,并于2012年8月份督派上思法院负责化解该案。
分管行政审判工作的梁家产副院长在接到任务后,深知化解信访案件一刻也不容迟缓,立即召集该案原主办法官和合议庭成员研究化解措施,并调取裁判文书、相关案卷等资料进行阅卷,仔细分析信访人“信访不信法”的症结所在,积极寻找开展辨法析理工作的切入点,发现梁某归根结底还是由于不信任法院才选择放弃法律程序,如果采取妥善的心理疏导工作,该信访案件并不难解决。但化解之路远没有那么平坦,虽然梁副院长有心想帮助梁某解决实际问题,梁某却在多次通话中表示铁了心要将信访之路走到底,始终选择避而不见,加上梁某长期在外四处打工,有时候甚至连亲戚朋友都很难联系到梁某。人找不到,梁副院长就根据梁某街坊邻居提供的少许信息,自己开车到任何一个梁某有可能出现的地方找人。舍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时间,放下了手头上堆如积云的案件,最终,梁副院长在找遍了上思、防城、钦州等地后,在北海某修理厂找到了梁某。随后经过敞开心扉的长谈,便出现了开头出现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