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庭的小李把“不是因为事情太难我们才不敢去做,而是因为我们不敢去做所以事情才显得太难。”写在了记事本的扉页上。
刚写完判决书的小刘,拾起桌前的《聪明人的圣经》,翻到了之前做好折角的书页,这已经慢慢成为了他放松身心的一种方式。
日前,当笔者走在上思县人民法院各楼层的走廊时,透过亲身所观所感,悄然发现一股读书求知热已蔚成气候。而这正是该院建立“法官智慧书架”所带来的“蝴蝶效应”。
2013年初,该院以创建全国文明单位为契机,决定启动“法官智慧书架”工程,每季度由院党组精挑细选,集中采购一批图书推荐给干警,鼓励干警在工作闲暇之余多读书、读好书,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增强使命意识,磨练审判智慧。如第一季度的《法官拒礼、拒请、拒托提示手册》,主要介绍如何有效防范廉政风险,体现了拒绝的智慧;第二季度的《没有任何借口》,着重教授如何提高自身执行能力,体现了行动的智慧;第三季度的《聪明人的圣经》,则讲述如何树立正确人生态度,体现了处世的智慧。
在李世浩院长的眼中,这三种智慧不仅分别代表新时期法官在廉洁司法、公正司法和和谐司法中的行为准则,同时也是队伍管理的一种突破性创新:“在过去,每每谈到队伍建设的问题,人们想到的往往都是刻板的说教,既缺乏人性化,也不利于长期执行,于是便出现领导不忍心,干警难尽心的尴尬局面,而从单调的“刚性管理”过渡为“刚柔结合”,则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使干警们能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接受、乐于接受。”
由于以上图书均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指导性,干警们在拿到手后迅速表现出了浓厚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成为了部分干警的床头书、案前书。一些警句箴言,如“软弱的人无法原谅别人,谅解是强者的品质”、“好妻子就像一株四片叶子的三叶草,找到不易,拥有是福。”甚至成为了法官们在调解民商事案件时援引的“金科玉律”,也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效果。今年7月份,该院民二庭的刘法官就是在书中得到启发,通过编发有互谅互让内容的箴言短信,成功在庭外调解了一起商品房销售合同纠纷。
为了让因繁忙而无法抽空看书的干警也能够分享“智慧力量”,该院还贴心的在法院文化大厅电子显示屏开辟了“人生启示录”专栏,每日摘录一条经典名言名句供干警们观看,无形中也增添了法院的文化氛围,成为了该院一条独特的人文风景线。平易近人的形式,别具一格的内容,也同样受到了当事人群众的普遍欢迎。“我相信大多数当事人来法院办事心情都很压抑,而当看到形形色色的哲言语录时,突然就觉得原来法官们也是很有人情味的,他们也在不停的学习,也在时刻规范自己的行为。”一位当事人表示了赞扬。
据了解,自2011年、2012年相继获得“全区文明单位”和“全区法院文化建设示范点”等荣誉称号后,该院不断将法院文化建设向纵深化、横向化拓展,力求把功夫做足,把文章做大,通过开展“道德讲坛”、举办“齐筑天平梦、共圆中国梦”演讲比赛、观看警示教育片、设立廉政文化长廊等措施,逐步形成了具有上思法院特色的文化建设创新机制,为更进一步创建“全国文明单位”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审判工作带来了强大的助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