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5678”齐步走 争先创优意抖擞
——上思县人民法院争创“全国文明单位”工作纪实
作者:上思法院 林昱钢、宁海珊  发布时间:2014-03-04 10:55:23 打印 字号: | |
  思动引领行动,态度决定高度。近年来,上思县人民法院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以创建“全国文明单位”为有利契机和关键跳板,大力推进以“国学五用、法律六进、能力七练、廉政八措”为内容的“5678”工作机制,为审判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使全院干警呈现出目标明、面貌佳、干劲足的喜人态势。2010年以来,该院先后被授予“全区和谐单位”、“全区文明单位”、“全区法院‘阳光司法’示范单位、“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全区法院先进集体”、“全区法院文化建设示范点”等区级以上荣誉15个。

  “国学五用”促进文明司法

  积极开展“道德讲坛”活动,通过省自我、唱歌曲、学模范、诵经典、发善心、送吉祥,弘扬国学传统文化,增强干警的道德意识。2013年以来,分别围绕“我是上思人,我热爱上思”、“守护天平梦•齐筑上思梦”、“找身边楷模.做学习榜样”等主题,相继举办“道德讲坛”活动3次,得到了广大干警的踊跃参与。开辟“国学经典每天学”专栏,每天在法院文化大厅电子显示屏播发一条国学语录,让干警在上班第一时间就能感受到道德的熏陶。启动“文明餐桌行动”,在每个餐桌上放置倡导节约、杜绝浪费的卡片,将文明观念融入干警的日常生活。设立“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动员86名干警广泛开展慰问弱势群体、为灾区献爱心、关爱明江母亲河、支助贫困学生等活动,营造讲爱心、谈贡献的良好氛围。组建“网络文明传播志愿服务小组”,在门户网站、官方微博等宣传平台发布法律小常识、普法小故事,用广、新、趣的内容弘扬真、善、美的真谛,吸引了1600余名网友的长期关注和转载。

  “法律六进”促进为民司法

  大力推行“法律进村屯、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进单位”的法律六进活动,将巡回开庭审案、举办普法晚会、搭建法律讲堂、开设法律“门诊”遍及全县8个乡镇,为近万名群众提供了“独家定制”的司法服务。2012年6月,该院继续创新社会综合治理,延伸司法服务阵地,赋予了“法律六进”新的内涵和形式,在全县开展“无诉村屯、社区”创建工作,通过设立法官工作室、派驻驻村法官、发放便民联系卡及培训人民调解员,以诉前调解方式将大量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诉讼之外。该活动启动以来,该院共在诉前指导、参与化解矛盾纠纷近1800起,使768个自然屯实现“无诉讼”,占全县自然屯的73.42%,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群众安居乐业作出了积极贡献,有效实现了“小纠纷不出村屯、大纠纷不出乡镇”的预期目标。该活动也因其独有的创新性、实效性,得到了区高级法院罗殿龙院长的肯定和批示,要求全区法院借鉴学习,《人民法院报》、《广西日报》、《广西法治日报》等主流媒体也进行了重点报道。

  “能力七练”促进公正司法

  为切实有效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该院始终将提升干警司法能力水平作为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为此,除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解决好“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思想根源问题,还紧紧围绕“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目标,从2011年起,坚持每年开展“优秀示范庭审、办案标兵、调解能手、精品案件、优秀裁判文书、优秀书记员、优秀司法警察”七项业务技能竞赛,目的就是让干警狠抓学习不放松、坚持进取不懈怠。据不完全统计,该活动启动以来,该院共有38名干警获得市级以上荣誉,先后涌现出了“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吴世耿、“全区法院信访维稳工作先进个人”梁家产、“全区法院办案标兵”刘帅武等先进典型。除在司法水平上促提升,还从司法理念上勤更新,2011年以来,该院共选派37名优秀干警到上级法院、法学院校进行锻炼、深造,精心组织各类业务培训活动68次,受训干警达256人次。

  “廉政八措”促进廉洁司法

  主要打造以发廉卡、聘廉监、看廉片、寄家书、签廉状、送廉书、吃廉餐、发廉信为内容的“八个一”廉政工程,即在立案时向当事人群众发放一张廉政监督卡,确保管住“手”;面向社会各界聘任一批廉政监督员,确保管住“权”;每月组织干警观看一部警示教育片,确保管住“脑”;以法院名义向每位干警家属寄出一封廉政家书,确保管住“情”;在年初要求每名干警签订一份廉政风险点承诺书,确保管住“位”;赠送给每位干警一本廉政手册,确保管住“心”;在法院建立一个廉政食堂,确保管住“嘴”;发廉政短信息,确保管住“腿”。借助规范化、人性化、立体化的廉政管理体系,不断增强干警的崇廉、学廉、尚廉、守廉意识,让廉政教育无孔不入,让腐败现象无处容身,不断营造出法官清正,法院清廉、司法清明的良好氛围。据统计,该院自2003年以来已连续10年实现干警“零违法”、“零违纪”、“零投诉”。
责任编辑:黄琼
最高人民法院中国法院网广西法院网防城港市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