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焦点图

听民声,解民困,暖人心

——防城港中院正式启动叫安镇那荡村扶贫帮扶工作侧记
作者:防城港市中级人民法院 林文瑶  发布时间:2016-05-04 08:10:20 打印 字号: | |
  • 挂钩村扶贫工作启动仪式现场
  • 防城港中院党组书记、院长杨智军作工作指示
  • 杨智军院长走访困难户杨世业家
  • 杨智军院长走访困难户黄有色

2016年4月29日,由防城港市中级人民法院牵头,市委政研室、市地税局、中一重工等扶贫挂钩单位共同参与的“上思县叫安镇那荡村扶贫帮扶工作”正式启动,市中院院长杨智军、市地税局副局长黄田宁一行来到挂钩村就精准扶贫工作进行实地调研,并与被帮扶的贫困户见面认识,对贫困户生产、生活情况进行摸底,了解贫困户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困难。

改“输血”为“造血”,激发村民脱贫信心

防城港中院院长杨智军一行抵达了叫安镇那荡村,通过举行扶贫帮扶工作启动仪式、与乡村两级干部座谈、走村入户等形式,详细了解了挂钩村的生产生活情况、脱贫规划、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情况以及该村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杨智军院长第一时间听取了叫安镇镇长、挂钩村村支书、防城港中院选派的驻村第一书记工作汇报以及对扶贫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杨智军院长指出,挂钩扶贫单位要充分认识精准扶贫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紧紧依靠党委政府开展扶贫帮扶工作,遇到问题、难题及时向党委政府进行汇报请示和沟通交流。根据挂钩扶贫村所制定的计划,解决好村民最基础的水、电、路等问题,特别是驻村第一书记要摆正位置,找准定位,积极配合村两委班子按照时间表积极推进扶贫任务的完成。此外,发动那荡村村民和贫困户积极参与到脱贫致富活动中去,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改变过去的“输血式扶贫”模式,积极创造“造血式扶贫”新模式,让扶贫帮扶政策深入人心,激发村民脱贫致富的信心和信念。

在叫安镇那荡村扶贫帮扶工作启动仪式上,防城港中院向挂钩村赠送了办公设施。

“大家一起想办法,让孩子们有书念!”

随后,在村支书等人的陪同下,市中院院长杨智军走访了帮扶贫困户杨世业、黄有色家。了解到第一户走访的困难户也是姓杨,杨智军院长主动与杨世业握手,“你也是姓杨,我也是姓杨,我们可是本家啊”。热络的问候让刚从地里干完农活回来的杨世业夫妇倍感亲切。来到杨世业家里,客厅摆放的几张集体照引起来杨智军院长的注意。原来,其中两张照片是杨世业两个女儿在大学时所拍摄的纪念照。二女儿以县中学年级第五的成绩考上了广西财经学院,大女儿也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另一所知名大学,这让老杨夫妇倍感骄傲。老杨夫妇说,虽然家里困难,但他们用种植甘蔗所获得的微薄收入,坚持供养三个儿女上学读书。

而黄有色家也是跟杨世业家里的情况一样,一双儿女在南宁念大学,一年上万块的学费和生活费的重担压在这个身体瘦小的农村汉子身上。在与杨智军院长谈及家里困难时,黄有色几度落泪。

杨智军院长认真地倾听了老杨夫妻和黄有色的讲述后,他明白,因学致贫是这两个家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你们这样做得对,知识才是改变山里孩子命运的唯一途径,以后儿女们会感激孝顺你们的。今天我们来就是为了听一听你们的困难和问题,大家一起想办法,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让孩子们有书念,让贫困户脱贫致富”,杨智军院长说。

一对一走访,把温暖送到群众家门口

根据市扶贫办关于印发《“十三五”时期处、科级干部帮扶贫困户安排表》的通知(防扶领办发[2016]1号)精神,市中院结合工作实际情况,经研究决定在该院开展“十三五”时期处、科级干部帮扶贫困户工作,并制订了工作实施方案。

在当天的活动中,市中级人民法院还组织了参与帮扶的全体处、科级干部到帮扶的村和贫困户开展一次专访活动。由于有些村屯还没有铺设道路,崎岖颠簸的山路汽车无法通行。防城港中院部分干警只能步行40分钟至两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去到贫困户的家里。该院干警按照挂钩帮扶工作职责的要求,对贫困户生产、生活情况进行摸底,了解贫困户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困难,认真填写《防城港市领导干部“一联一帮一挂”帮扶贫困户记录表》。

 

责任编辑:黄琼
最高人民法院中国法院网广西法院网防城港市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