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港口区法院,有着这样一个群体——她们不是法官,却和每一起案件的审理息息相关,她们不审理案件,却与审判工作密不可分,她们是法院审判执行工作这根“公正链条”上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她们积极、开朗,欢快的键盘敲击声就是她们心中的歌,她们就是在港口区法院默默耕耘着的女书记员。
港口区法院的女书记员们是一群普普通通的年轻人,每天的工作就是用键盘记录着审判活动的点点滴滴,又或是重复着立案、排期、送达、卷宗装订、归档……但是,就是她们承担着法院每年数不清的审执案件的开庭、调查、合议等记录,每年制作的各类笔录都在千件以上,以及与之相对应的繁重的审判辅助性工作。每一次,当法槌落下的时候,当法庭上响起“噼噼啪啪”旋律的时候,当又一个神圣的判决被宣告的时候,也许不会有人注意到这个法院工作中不起眼的“小兵”,但就是在这个平凡岗位上,让人们看到了她们身上闪烁出的执著、真情和感动。
“看似简单的打字,但对书记员来说,每一次记录都是一次小小的考验。”书记员黄馨说。一是考验打字速度,庭审记录打字要快,一问一答都要跟得上,关键的回答不能记错或者漏记,一个小小的记录失误都可能会影响到审判人员办案,所以,快速记录是书记员的入门必修课,也是必备技能之一。二是考验语言功底,庭审中,很多时候会碰到说话没有逻辑,想到什么说什么的当事人,书记员平时就要注意培养善于“抓重点”的本领,把当事人零零散散的语句归纳总结出来,做到既能如实记录,又不产生歧义。三是考验法律知识水平,庭审笔录不是即兴抒情,不是发表议论,它是庭审活动对法院专业性工作的一种直接体现,一个好的书记员必须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并能在工作中灵活运用。
庭审之外,书记员还要做很多工作,如负责开庭排期、联系当事人、送达材料、校验文书、案卷归档、办案系统录入等等。
当然,当书记员的女孩们都怀揣着法官梦。每当看到正襟危坐的法官神圣敲下正义法槌的那一刻,每当看到践踏法律的恶魔最终也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每当看到争锋相对的当事人在法官的调解下握手言和,每当看到孩子们亲切地喊着“法官妈妈”……那一幕幕为民司法,构建法治社会的镜头更坚定了书记员的法官梦。
“我们也渴望身着法袍,举起右手,向宪法庄严宣誓那一刻的到来。”女书记员们为了那一刻,她们一直在努力学习和成长——勤学法律知识,投身司法考试,参加学习培训,锻炼缜密思维,提高论述能力,积累审判经验……法官梦一旦播下就深深根植于心,不轻易言弃。
快速敲打键盘是书记员最主要的日常工作,在庄严肃穆的审判庭里,审判员、当事人、代理人的声音交替响起,伴随着紧凑的庭审节奏,贯穿始终的是书记员快速敲打键盘发出的噼里啪啦声,法庭上的每一处发声她们都要留心并完整如实地记录下来,这是庭审记录。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女书记员任劳任怨,勤恳工作,时间上统筹安排,工作上讲究方法,并利用业余时间加班加点,及时高效、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2015年,港口区法院受理各类案件3178件,审、执结2302件,收、结案数同比增长23.61%、4.16%,法官人均有案数居广西法院第四位,仅书记员黄馨全年过手案件达694件。
“因为有这群优秀的女书记员,所以港口区法院的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港口区法院的领导说,今年该院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公正司法、严格司法,为我市边海经济带建设,为率先实现 “两个建成”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