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防城港法院强化法庭文化建设初显成效

作者:防城港中院 林昱钢  发布时间:2016-10-09 17:08:35 打印 字号: | |

防城港法院目前共下辖7个人民法庭,大多设立在中越两国边境线或少数民族聚居地,如何在发挥维稳促和作用的同时,深度植根地方特色,提升法庭文化内涵,成为了防城港法院强队伍、树形象、打特色的重要切入点,特别是黄克院长提出“加强法院文化建设,增强人民法院工作引导力、凝聚力和推动力”的要求后,防城港法院进一步加快法庭文化建设进程,初步打造出了“一庭一特色、一庭一品牌”的良好格局。

那良法庭着重“边境文化”。防城区法院那良法庭辖区地处中越边境,拥有绵延58公里的边境线,两国边民往来较为频繁。作为彰显中国法律尊严的“国门法庭”,那良法庭不断狠抓审判质量效率和加强法庭文化建设,确保软实力和硬实力的两促进、两提升。在法庭文化建设方面,那良法庭根据边境地图制作了互动式军事沙盘,每个地名标牌均可在红外线感应笔的作用下,在投影幕布上显示出对应的图文、影音介绍,使各地的自然风貌、风土人情、历史沿革、物产资源等信息一目了然。那良镇历史悠久且人文气息浓厚,那良法庭还在大厅、走廊等放置有木屏风和木雕画,抗法英雄刘永福等一系列“那良元素”增强了法庭干警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并在审判庭旁建造一座仿古式凉亭,既传承和发扬“以和为贵”的传统文化,缓和诉讼对立情绪,也便于群众候庭休息。

江平法庭紧贴“京族文化”。东兴市江平镇依山傍海沿边,坐揽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也是我国少数民族——京族的唯一聚居地,约有京族人1万人,占当地人口17.86%。紧扣这一辖区实情,江平法庭将海洋文化、京族文化和法庭文化进行有机融合,自2015年开始着力打造法庭文化室,并计划于今年11月初建成。法庭文化室共分为法庭概况、审判工作、司法为民、领导关怀、队伍建设、京族文化、海洋文化等七个板块。在京族文化板块中,主要以图文相结合的形式介绍京族的传统节日、生活习俗和饮食文化,实物展出具有京族特色的民族服饰、独弦琴等;在海洋文化板块中,介绍了白鹭、红树林等当地海洋特色生物以渔民日常劳作的状态,并特别将地板设计为玻璃式,可直观看到取自当地的海沙、贝壳。江平法庭还录制《江平法庭之歌》,歌颂了“送法到京岛、调解下乡村、审判守公正、服务洒温情”的司法为民情怀。

 

防城法庭专注“护苗文化”。近年来,防城港市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呈多发易发态势,为有效预防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发生,今年上半年,防城区法院防城法庭在防城港中院的支持下,全面改造为全市首个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对全市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进行集中管辖。基地开设有圆桌审判庭、模拟法庭、法制教育展厅、亲情接待室、心理咨询室、实物展览室、法制文化长廊等七个核心区域,具备少年审判、犯罪预防、教育挽救等三大功能。其中,基地内外墙装修以象征“天空”、“海洋”、“童真”的浅蓝色为主色,并专门设计有“双手呵护幼苗成长”的“护苗”标识以及反映法官向学生普法的1:1比例雕像。此外,基地还引入幻影成像设备,面向中小学生播放各类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微电影。由防城港中院和防城法院联合为教育基地定制的微电影《海阔,天空》深受好评。

责任编辑:黄琼
最高人民法院中国法院网广西法院网防城港市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