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没有金刚钻 怎揽瓷器活?
——防城港法院六抓六促助推司法能力建设
作者:防城港中院 林昱钢  发布时间:2017-02-08 08:36:13 打印 字号: | |
  近年来,防城港两级法院受理案件数每年以20%左右的幅度攀升,加上社会治理环境的日益复杂化,使法官办案压力不断增大。如何在逆境中解决好案多人少矛盾,提升审判质量效率成为了防城港法院人无法回避的问题。

    没有金刚钻,怎揽瓷器活?为此,防城港法院以锤炼干警司法能力为切入点,通过抓服务、抓特色、抓改革、抓指导、抓典型、抓公信等六大举措,逐步形成了审判质效有提升、司法公信有增强、队伍面貌有转变的良好格局。2014年以来,防城港中院两度摘夺全区法院综合工作绩效考评一等奖,一次囊获二等奖。新闻宣传、信息工作连续全区法院单项一等奖。

    抓服务促提升。聚焦发展难点和民生热点,主动将法院工作置于大局工作中去谋划、部署和实施,相继以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发布《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审理情况报告》、《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审理情况报告》、《劳动争议案件审判情况报告》和《“三大纠纷”行政案件专项司法审查报告》,及时为党委政府排忧解难,做好“法律参谋”。2016年8月,《“三大纠纷”行政案件专项司法审查报告》以其透彻的分析和可行的对策,得到何朝建市长批示肯定,指出:“所提意见很好!各有关单位要认真研究。”

    抓特色促提升。紧密结合基层法院和中院各部门的审判特点,量身定制“一庭一品”、“一院一品”工作目标,有效提升特色司法服务质量。港口区法院打出“沿海”牌,以“工业巡回法庭”服务国际枢纽港经济区建设;防城区法院打出“边境”牌,以“那良边境巡回法庭”化解边民边贸矛盾纠纷;上思县法院打出“民族牌”牌,以“瑶乡巡回法庭”回应瑶族群众司法诉求;东兴市法院打出“开放”牌,以“中越商事纠纷特别巡回法庭”维护中越贸易繁荣稳定。2016年,以上办案点累计化解矛盾纠纷近400起,实现了矛盾化解在基层、在萌芽的目标。

    抓改革促提升。顺应司法体制改革要求,激发全市法官的司法能力和创新能力。港口区法院作为全区民商事诉讼案件繁简分流改革试点,成立“速裁庭”审结案件338件,案件审理期限比全院平均数减少45天。东兴市法院作为全区刑事案件繁简分流试点单位,适用简案快审程序审理案件87件,平均结案周期比法定审限减少11天。审判效率实现全面增速。上思县法院作为全国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推行“一村一法官一人民陪审员”,架起了法官与群众的沟通桥梁,得到中国法学会评估调研组充分肯定。

    抓指导促提升。出台《防城港中院初任法官导师制实施方案》,发挥资深法官对初任法官的“传帮带”作用。该培训机制主要面向全市法院从事审判执行工作未满2年的初任法官,采取跟班学习和在职指导相结合的互动式指导。截至目前,全市法院共有24名青年法官从中受益。针对基层法院办案力量薄弱的实际,防城港中院创新上下交流、上下合力的工作方法,指派3名法官到港口区法院驻院支援办案六个月,引领多办案、快办案、办好案的积极氛围。

    抓典型促提升。首次出版《防城港法院指导性案例选编》,对2014年以来全市法院审结的31个典型案例进行解读、提炼和总结,有利于统一裁判尺度,传承审判智慧和经验。评选和发布《防城港法院十大典型案例》,展示审判成果,树立审判标杆。其中,梁某诉上思县某水泥厂污染责任纠纷案被最高法院评为十大环境侵权典型案例之一。以创建“学习型法院”为契机,发行《防城港审判》和《审判理论与实务》,收录全市法院的优秀调研报告和学术论文,为法官加强审判理论研究提供平台。

    抓公信促提升。以司法公开倒逼司法公正,大力推行裁判文书上网,确保生效可公开的裁判文书100%上网,仅2016年,全市法院上网裁判文书就达到6965份。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执法监督员等旁听案件庭审、阳光评议案件和现场监督执行850多人次,用“敢出丑”的勇气,追求“不出错”的效果。借助科技法庭和新兴媒体的技术融合,对195件社会关注案件进行网络庭审直播,虚心接受社会各界评点。2016年9月,防城港中院网络直播广西新华书店原董事长黄健受贿案庭审情况,引起广大网友热议。
责任编辑:黄琼
最高人民法院中国法院网广西法院网防城港市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