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在办案过程中秉公执法、廉洁高效,使我发自内心深处感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治国 ’的真正意义和人民法院以及人民法官践行司法为民的情怀……”
这是一位马来西亚籍当事人叶先生的亲笔感谢信。
2016年以来,坐落在祖国南疆国门的防城港市两级法院结合地方实际,创新工作机制,推出执行“组合拳”,强力破解执行难题。2016年以来,全市法院共收执行案件5295件,结案4013件,结案率达75.79%,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接轨互联网+ 司法拍卖借好力
“这次拍卖不用去现场举牌吗?”“淘宝网上的司法拍卖可信吗?”“在网上真的能买房子?”……今年5月28日,防城港中院在官方微信上发布拍卖公告,立刻受到广泛关注,共有1.8万人点击阅读,上百人转发,不少群众打来电话咨询。
此次拍卖的是防城港市某小区的62宗房产,法官通过向房产、国土及物价等部门询价,当事人议价,无需经评估程序便可确定起拍价。
“网上拍卖不仅公开透明,而且方便快捷,省去了我们多次奔波的麻烦。”截止
今年以来,防城港市两级法院均开通了司法拍卖网络平台,共对452宗标的物进行网络拍卖。竞拍者只需动动手指头,足不出户便可将拍卖物品买下。而法官只需在电脑上便可监控到整个拍卖过程。
借助“互联网+”的力量,防城港市法院构建了集网络拍卖、“老赖”曝光、微信互动、网上查询、普法漫画于一体的全方位执行信息公开平台,置执行工作在阳光下运行,让公开、公正看得见。
“我看到我家的房子被放到网上拍卖,我今天来把钱还清了,你们赶紧把房子的信息撤下!” 今年6月,上思县的吴某在逛淘宝网时发现自己的房子竟被放到网上拍卖。
2013年,吴某曾向某小额贷款公司借款,后因没有按时还款遭起诉,法院判决贷款公司胜诉,吴某拒不履行并藏匿起来,贷款公司申请强制执行。
上思县法院经调查发现,吴某名下有一辆小车和一所房子,由于寻找不到吴某本人无法执行,法院在拍卖吴某的小车后所得款项仍不够偿还欠款,只好将吴某的房子置于网上进行公开拍卖。价值二十几万的房子被拍卖用来偿还五万多欠款,焦急万分的他赶到法院,还清了欠款及利息。
去年以来,全市法院还在本地媒体、户外公告栏、“老赖”住所处以及自媒体平台向社会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908人,165人慑于信用惩戒的威力自动履行还款,履行标的金额556.6万元。
组建执行团队
繁简分流巧出力
“没想到这么快我就拿到钱了,法院的司法效率让我刮目相看!”
敬女士此前在防城港市购买了四套商品房,并交付了110万元的房款,双方签订了《缴款确认书》。后来敬女士以开发商拒绝签订《合作建房协议》为由,向法院起诉,要求退还购房款。防城港中院二审判决开发商退还购房款及利息116万元。开发商没有履行,敬女士申请执行。
防城港市法院从执行案件类型、标的、财产线索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根据执行难易程度,把案件划分为简易速执案件和普通执行案件。将执行人员分为财产查控、简易案件速执和疑难案件精执三个组。财产查控组高效查询被执行人财产后,无财产则裁定终本,有财产则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并及时将案件分给相关执行工作组。
目前,全市法院约60%以上案件均通过速执组执结,实现了“简”出效率,“繁”出精品。
防城港市法院不断创新工作举措,自2016年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开展以来,全市法院结合执行工作进展情况,开展了“春雷行动”、“夏季执行风暴”、“集中执行月”、“涉民生案件集中执行”等执行专项活动。
在执行过程中,创新“1名执行员+2名法警+1名书记员”的执行团队模式,按照任务数比例,组建不同数量的执行团队,并积极引入人民陪审员、调解员等加入,实行包案制,确保每个案件都有专门的执行团队负责。
“组建执行团队,推行案件繁简分流,建立科学结构清晰、权责分明、规范有序的执行工作新模式,是我们破解‘执行难’的有益探索,实现了执行工作规范化、专业化、高效化。”防城港中院执行局局长李世浩说。
“秒控”财产 信息化添动力
“这个案子的被执行人在外省,用财产查控系统查查他名下的财产,有的话立即冻结,以免被他转移。”防城区法院执行局负责人凌聪对一起刚立案的执行案件提出要求。
申请执行人骆某与浙江省某建设有限公司因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产生纠纷,建设公司未履行法院判决的还款义务,骆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由于被执行人远在外省,又故意逃避债务,该案执行一时陷入困境。
2012年12月,防城港市法院正式开通执行网络查控系统,与银行联网查询被执行人银行存款情况。2016年8月,全市两级法院积极与土地、房产、住建等不动产登记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在上述部门安装了查控设备和铺设线路,并率先接入全区法院查控网络,法官“足不出户”就可以将被执行人的财产“一网打尽”。
“没想到这么快就冻结了对方的银行存款,有这样高效的执法环境我们可以更加放心的经营了。”申请人上海市某冶金公司董事长程某在接到成功冻结的通知后激动地跟法官说。
今年上半年,全市法院通过财产查控系统共提起查询1.2万多次,查封冻结被执行人存款1.12亿元,查封车辆174辆、土地58宗、房产数356套。
得益于科技手段的推动,防城港市法院构建了上下一体、内外联动、高效快捷的执行指挥中心体系,并建立了成熟、稳定的执行案件信息管理系统。从日常配备的执法记录仪和执行工具包,到网络查询财产、管控案件流程,再到远程遥控指挥执行工作、远程研判案件......信息化应用越来越频繁,为执行工作提速添加动力。
执行大格局 多方联动齐发力
该两案经钦州市中院一审,自治区高院二审终审,确定防城港市某单位承担相应民事责任,但是长期未能执结。防城港中院恢复执行后,院主要领导主动向市委市政府汇报情况。防城港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金湘军、市长何朝建分别作出批示并召开相关会议进行专题审议。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及各单位的配合下,上述两件积案得以顺利执结。2016年,共有11件涉党政机关案件全部执结,结案率达100%,执行到位金额653万元。
防城港市法院积极发挥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法院主办、部门联动、社会配合”的大执行格局,并先后与银行、工商、房产、国土等部门联合出台协助执行的规范性文件,在查询账户、冻结划拨存款等方面进行密切配合。
“我们积极协助法院开展执行工作,安排专人负责,网上协助法院快速查询、冻结、扣划被执行人在我行的存款。”中国工商银行港口区支行黄副行长说。
同时,还进一步加强与公安局、检察院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协作,对违反财产报告令的失信被执行人依法采取罚款、拘留等措施。去年以来,全市法院共拘留失信被执行人68人,罚款12人,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追究拒执罪案件12人,判决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3人,营造执行高压态势。防城港市两级法院将不遗余力,坚决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这场硬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