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防城港市绩效考评领导小组办公室《2017年度防城港市党委群团类及法院、检察院、民主党派机关等单位社会评价工作方案》要求,现将市中级法院2017年度机关绩效考评工作报告如下:
一、机关绩效考评工作总体概况
2017年以来,市中级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狠抓执法办案第一要务,扎实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加强过硬队伍建设,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绩效考评工作的组织领导
市中级法院党组十分重视绩效考评工作,多次召开专题分析会议,组织学习有关文件精神,深刻理解,全面把握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及要求,并将之融入审判执行工作任务中狠抓落实。突出抓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领导。成立了防城港市中级人民法院绩效考评工作领导小组,由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李洪波任组长,分管绩效考评工作的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韦鹏任副组长,各有关职能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加强对绩效考评工作的组织领导,切实做好机关年度绩效计划、工作任务职责分解及绩效指标汇总审核等工作。二是结合实际研究制定绩效管理考评指标。在市绩效办的具体指导帮助下,市中级法院绩效考评工作领导小组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多次研究指标设置,按照“完整性、规范性”的基本思路,结合法院工作对指标数据进行归类梳理,制定了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14个,三级指标22个。这些考评指标既能突出重点,又能准确反映出来市中级法院的主要工作,展示法院工作特色,达到了推动和促进工作的目的。三是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根据法院绩效工作职能指标和共性指标,将考评指标逐一分解,对绩效考评工作实行领导分工责任制,形成了院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副院长具体抓落实,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绩效考评工作直接责任人,各责任部门分头具体抓落实,院绩效办随时跟踪督办协调的工作机制。四是认真组织开展自评、自查、月报等工作。根据市绩效办的工作部署,市中级法院通过召开绩效考评工作分析会,各责任部门对各自负责的绩效考评指标进行自查汇报和进行网上月报。在各责任部门自评自查的基础上,市中级法院绩效办对各部门指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提出整改意见和下一步工作计划要求等等。绩效考评工作各环节紧紧相扣、扎实推进,保证了机关绩效考评工作的顺利完成。
(二)各司其职,切实抓好考评指标的落实
2017年,市中级法院党组紧紧围绕既定目标,按照确定的考评指标和领导、部门职责分工,认真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16777件,同比增长21.2%,结案率90.13%。其中,市中级法院受理各类案件2391件,同比增长50.19%,结案率89.17%。在区高院的年度绩效考评中,全市法院被评为二等奖,排名全区第8位。全市法院生效案件改判和发回重审率、执行标的到位率、法定审限内结案率等多项指标完成情况居全区法院前列。全市法官人均办案147件,排全区第五。2017年市中级法院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1.坚持严格司法,维护社会公正正义
依法惩治刑事犯罪,维护边疆安宁和社会稳定。受理刑事案件1176件,同比下降6.61%,结案率91.24%。刑事审判工作亮点纷呈,防城区法院充分发挥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审判、帮扶、教育作用,审结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案件57件84人,同比分别下降22.86%和2.41%。由东兴市法院一审、市中级法院二审的林统灼诈骗案列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11起诈骗犯罪典型案例之一。涉外刑事审判在全区法院刑事审判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介绍。
妥善审理民商事案件,关爱民生服务经济发展。受理民商事案件10826件,同比增长20.57%,结案率89.25%。审结商品房买卖、建筑合同纠纷等涉房地产纠纷案件1575件,涉案金额11.3亿元,为防城港市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审结婚姻家庭、损害赔偿、民间借贷等涉民生案件3881件,回应群众诉求,保障民生维护民权。市中级法院民二庭受理了涉案金额26亿元的广西金狮城地产有限公等9家公司破产重整案,大力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调解优先,全市法院以调解、撤诉方式结案4145件,最大化减少社会对抗因素。
依法开展行政审判,积极保护相对人合法权益。受理行政案件254件,结案率91.73%。审结征地拆迁、“三大纠纷”等案件97件,促进依法行政、文明执法。落实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全市法院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41人次。发挥“法律智囊”作用,市中级法院行政庭编撰的行政审判工作报告为市政府提供决策参考并作为优秀成果参加广西行政法学年会交流。
强化执行措施,实现胜诉当事人权益。配合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和市人大常委会对解决执行难工作的调研,向市人大常委会作解决执行难工作专项报告并得到充分肯定。全市法院共受理执行案件4312件,同比上升44.84%,增幅居全区第三;执行标的到位率36.63%,远超全区18.78%的平均水平,居全区第三;执行完毕率39.11%,居全区第四。顺利实现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的“三升四降”目标,得到最高法院巡查组的充分肯定。其中防城区法院率先探索财产保全与执行工作对接机制,将网络执行查控前移至立案和审判阶段,先进经验被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充分肯定并在全区法院推广。
2.狠抓司法作风建设,提升队伍司法能力
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全面从严治警“五查五整顿”、司法巡查和纪律作风专项督查等活动,扎实推进“群众安全感提升年”“矛盾纠纷化解年”“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坚持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以创设“党徽耀天平”微信公众号及开展主题党日、法官宣誓、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组织全市法院干警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等重要讲话精神。市中级人民法院第四党支部被评为全区法院“五好党支部”。狠抓党风廉政建设,确保司法公正廉洁。按照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要求,全力提升队伍综合素质。
3.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深化防城港审判品牌
一是构建新型审判团队。推进人员分类管理和内设机构改革,市中级法院和东兴市法院被定为全区法院内设机构改革试点。出台实施《关于组建审判团队的意见》、《关于组建速裁团队加强速裁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民商事案件快速审理的意见》等,突出法官主体地位,探索构建新型审判团队。市中级人民法院速裁团队专门负责民商事案件的快速审理工作,审结诉讼案件251件,结案周期比全市法院平均周期少25天。
二是抓好改革试点工作。扎实推进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家事审判改革、案件繁简分流机制改革等全国、全区改革试点工作。上思县法院陪审员参审案件271件,参审率100%,成功经验在全国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上作介绍;东兴市法院家事法庭审结案件113件,其中一起案件被评为全区维护妇女儿童老年人合法权益十大典型案例;港口区法院民商事速裁团队结案周期比全院平均数减少48天;东兴市法院刑事简案快审实现当庭宣判率和服判息诉率两个100%;防城区法院速裁团队8名法官审结全院46%的民商事案件;上思县法院速裁团队调解结案率达75%。
三是深化司法品牌建设。东兴市法院中越商事纠纷特别巡回法庭、防城区法院那良边境法庭、上思县法院瑶乡巡回法庭、港口区法院工业巡回法庭等特色司法品牌取得新成效。中越商事巡回法庭调解涉边贸纠纷案件35件,涉案金额144万元;工业巡回法庭受理涉企案件78件,结案率为92%;瑶乡巡回法庭受理案件86件,100 %以调解方式结案;那良边境法庭打造“法治边境、和谐边境、无讼边境”成效显著,被评为全国法院先进集体。
4.拓宽司法公开渠道,提升司法公信。深化审判流程、庭审活动、裁判文书、执行信息等四大司法公开举措,通过网站、短信、微博、微信、手机APP等载体将审判权置于阳光下运行。全市法院裁判文书上网12862份,805件案件在中国庭审公开网庭审直播。市中级法院荣获中国庭审公开网庭审直播“最有影响力奖”,东兴市法院一件直播案件得分居全国第二,龙剑被评为全国优秀直播法官。
二、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案多人少矛盾有待进一步解决。特别是港口区、东兴市法院近年来受理案件持续大幅上升,新类型、疑难重大案件不断增多,员额法官少,办案压力骤增。如2017年,港口区法院法官人均办案数达362件,东兴市法院达319件,均居全区法院前列。市中级法院法官人均办案数达到71件,与2016年同比增长163%。同时,两级法院面临着人才流失严重,处于留人难、招人难的困境,仅去年,全市法院就有27人调离或辞职。
(二)建议构建科学合理、更为简化的绩效指标体系。目前我市一些指标过多、繁杂,建议注重差异化考核,充分考虑不同单位、不同情况和特点,制订有侧重性的指标考核体系,并适当简化。
三、2017年取得的工作成效及绩效考评自评情况
2017年,四个基层法院、市中级法院各部门在各自的工作中都创造出了很多亮点和特色,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全市法院有10个集体和个人获得最高人民法院和国家有关部门表彰,32个集体和个人获得自治区级表彰。其中,东兴市法院被评为全国优秀法院、全国文明单位,上思县法院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市中级法院民一庭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苏益彧被评为全国法院信息化工作先进个人,东兴市法院骆巧瑜被评为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最高法院院长周强到东兴市法院中越商事特别巡回法庭调研并予以充分肯定。
市中级法院也较好地完成了各项指标任务,自评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