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一季度,港口法院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紧紧围绕执法办案第一要务,提早谋划,统筹安排,多措并举,全力提升审判效率,为实现全年审判工作良性运转夯实基础。截至3月31日,港口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1845件,审执结866件,结案率为46.94%,圆满完成上级法院下达的40%的结案任务,超去年同期结案率15.50个百分点,收结案数在全市基层法院中排名第一,取得了首季结案开门红。
组建审判执行团队,优化审判资源配置
根据案件业务特点和审判力量的需求,对法院审判资源重新进行了优化组合,由12名员额法官分别组建 “1+N+N”的新型审判团队,即一名员额法官,N名法官助理和同等数量的书记员。遴选优秀法官担任合议庭主审法官,配齐配强审判执行团队人员,院长、主管副院长和庭长全部纳入审判团队参与办案。通过将优质审判资源充实到审判执行一线,明确专业审判团队内部成员分工,确保员额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权责清晰,使办案质量和效率得到稳步提升,实现“让审理者裁判、让裁判者负责”的目标。
强化审判管理,大力提升审判质效
认真履行审判监督职责,加强审判管理,强化“网上办案”,规范办案节点流程,有效防止案件“带病归档”、法律文书“带错出门”。由审管办按照全院审判执行工作一盘棋负责统筹,集中调度各类案件办结情况,确保案件质效指标呈良好发展态势;积极运用大数据思维强化审判运行态势分析,及时准确完成司法统计工作,分析审判执行工作运行的状况,并及时督办临近审限的案件,提升了审判质效。
夜间送达建智库,保障审执工作效率
针对案多人少、公车短缺、当事人故意藏匿等原因给送达带来难题,港口区法院为扭转局面,重新整合送达团队,调整送达时间,利用上下班前后、晚上、周末、假日等时间,到当事人家中、工作地点进行错峰送达,减少无效送达几率。将当事人的送达相关信息录入系统,形成送达信息智库,送达时间、地点和方式一目了然,提高送达成功率,从而为审判执行工作提供保障。
院庭领导带头办案,发挥示范作用
港口法院院庭领导回归审判一线,带头审理各类疑难复杂案件,同时担任重大、疑难案件以及再审案件合议庭的审判长,充分发挥院庭领导司法能力与司法经验的优势。截至第一季度,该院院庭领导主审案件727件,占全院结案总数的83.95 %。,形成了院庭领导办案的常态化,对提升案件质量、落实审判责任制、调动年轻法官的工作热情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全力破解“执行难”,推动社会诚信建设
港口区法院积极推行智慧执行举措,除充分运用查封、冻结、扣押等强制手段外,通过在高铁站定期公布外地老赖名单,与保险公司联合推行保险悬赏制度,借助信息平台全力提升执行效率。第一季度,该院共受理执行案件608件,执结281件,执结率46.22%,与去年同比上升了22.49%,执行收结案数、结案率均居全市法院榜首,执行到位标的1040万元,执行标的到位率32.61%,远超全区法院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