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党员,也是退伍军人,这个防疫战场,我必须上!”李森是防城港市中级法院的一名司法警察,“若有战、召必回”是他在告别军营时的庄严承诺。疫情发生以来,他主动请缨,提前结束假期,以党员志愿者身份投身战疫一线。
临危受命,闻令而动
在这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既是考验党员干部初心使命的战场,也是检验党员干部战斗力的战场。作为曾经受过部队锤炼的战士,李森虽然褪去了戎装,但依然本色不改、作风不变,召之即来、来之能战。
2月1日一早,他接到通知后立即赶往防控任务较重的港口区,加入渔洲坪街道办事处协助疫情防控。这是他防疫工作的第一天,在简单集合受领了任务后,李森便根据安排立即深入各重点小区挨家挨户摸排。
刚要出发,小组的另一个成员临时有其它任务被叫走了,李森一个“光竿司令”赶赴任务现场。第一天的任务就让他切身感受到防控形势的紧张严峻。
他负责的区域有9388户,只有一天的时间,要怎样完成呢?李森平复了下心情,整理了思路,确立重点方向,先挑重点的湖北籍开始,逐个打电话确认再有针对性地入户排查。
不知不觉,第一天的工作他就做到了晚上9点多。当天他共排查湖北籍255户,“五类人员”14户45人。
冲锋陷阵,连续作战
2月3日,又是忙碌的一天。但让李森没有预料到的是,危险已经来到了身边。
在他排查到某小区某住户时,按照常规手续核实了在家中三个人的信息。当他了解到,家中还有一人,不过得新冠肺炎住进医院了。李森当时懵了一下,原来危险离自己这么近,但他没有退缩,继续淡定地问完该登记的信息,了解排查对象的身体状况,并嘱咐他们要严格遵守隔离规定。
回来后,他有过担心,但更多的是害怕自己接触了危险源要被隔离,就没法继续开展防控工作了。就像他在日记中写的那样:“说心里话,我也一样会害怕,但是作为党员和退役军人,越是在危险和困难面前,越应该冲在最前面。”
接下来的几天,他不惧风险,上门调查确诊患者住所,获取重要信息,并协助社区完成排查信息分类统计,获取重要数据上报指挥部。
随着防控工作的推进,李森不仅负责排查工作,还担任了封控12组组长,主要负责对排查出的“五类人员”进行封控管理跟踪服务,每天对密切接触者上门测量体温2次,帮忙运送菜等生活物质、倒垃圾等。
迄今为止,他共完成对密切接触者7户33人封控服务,对湖北武汉籍2户10人跟踪管理服务,灵山籍重点人员5户11人跟踪管理服务,对买药人员102人进行密切跟踪关注等工作。
守土尽责,敢打硬仗
2月20日凌晨1点30分,李森的手机微信滴滴在响,警觉性高的他马上反应过来可能有紧急任务。拿来一看,顿时没了睡意,防控工作群要求大家立即穿好装备到某重点小区集合。他一边穿好衣服一边召唤队友,立即赶往集合地点。
原来,该重点小区又出了一例新冠肺炎患者,防控战斗小组当晚的任务就是要把跟患者住在同一个电梯楼的整栋住户带去指定酒店隔离。
李森负责其中的四个楼层,他挨家挨户敲门。夜已深,基本上所有的住户都已经睡着,李森常常敲到手麻了才有人出来开门,有些住户对半夜上门的做法不理解不配合,李森常常需要苦口婆心地解释,住户才同意收拾东西跟他们走。
经过反复地敲门、劝导,终于在凌晨5点多把所有住户送去了隔离的地方。此时,天下起了中雨,李森和其他“战友”躲到小雨棚里,他抬眼一看,大家都显得很疲惫。但李森的心里却是暖的,他相信有大家的不懈努力,一定能战胜疫情!
这些只是李森在防疫一线的三个工作剪影,防疫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强度高、危险性也很高,这些天,他以一名党员和退伍军人的责任和担当,一肩挑起多担,既是排兵布阵的指挥员、脚不停歇的战斗员,也是苦口婆心的劝导员和跑进跑出的勤务员。
脱下的是军装,褪不掉的是军魂。身份变了,可初心并没有改。面对不一样的“战场”,李森不改军人本色,不失党员担当,疫情不灭,绝不收兵,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演绎了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形象,诠释了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的本色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