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战,让全国人民一起共克时艰,也检验了多少忠诚和勇敢,其中不乏很多女英雄的身影。防城港市中级法院政治部人事科副科长刘启静就是其中一位,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大难面前,她舍小家为大家,积极响应动员,迅速投入战斗,践行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展现出新时代党员干部的风采。
勇于担当,巾帼不让须眉
在很多人因为疫情闭门不敢外出时,她却是穿梭在街道的“逆行”者。根据工作需要,她作为政法系统党员志愿者被选派到港口区渔洲坪街道办协助开展防控疫情工作。
初到街道办开展工作,虽然防护物质紧缺,但她不惧风险,毅然带着工作组组员冒着严寒,奔赴抗击第一线,深入到住宅小区,挨家挨户进行摸排,共对1000多户进行了排查。
她被编入战斗单元后,将工作重心转移到重点住宅小区管控工作,全天负责排查和移送密切接触人员。2月20日凌晨1点半,忙碌了一天的她刚准备睡觉,突然接到街道指挥部的通知,需要对新确诊病例所在单元全体住户进行定点隔离。
她顾不得白天的劳累,顾不得寒风大雨,顾不得可能存在感染的危险,和战斗单元的组员立即赶到现场,协助住户搭乘救护车进行转移。一直到清晨5点,才顺利完成将该单元65户住户安全转移到定点地方进行隔离的任务。组员们都说:“刘姐,你那么辛苦,休息一下吧!”她却把这句安慰的话当做鼓励,稍作调整,又和组员们进入该单元开展复查,确保移送不漏一户。
善作善成,打好防控攻坚战
从排查工作组到战斗单元,随着防控疫情工作的推进,防控的措施也在不断变化和更新。在市直单位工作多年的她深知,要想开展好基层防控疫情工作,必须要和战斗单元的组员通力合作,利用他们在社区的丰富工作经验,结合自己法律知识和女性特有的耐心与细致,才能完成防控疫情的各项工作。
接到街道办指挥部的任务,她立刻和组员开会讨论如何开展工作,对照文件要求,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认真部署好每一个细节。同时积极协调各部门,加强与小区物业和网格员的沟通协调,确保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完成封户和移送工作。
防控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她通过利用网络技术,添加相关人员微信,与战斗单元建立微信群,及时报告情况,并要求注册“平安港口”公众微信号进行一天两次体温监控。为了做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准确掌握返港人员信息,她和组员不辞辛苦对管辖的重点小区进行“清零”排查,共排查出2户高风险地区返港人员,并立即向街道办指挥部报告,移送定点隔离。
从2月1日开始参加防控疫情工作以来,她一直坚守岗位,下沉到社区,没有休息过一天,共负责管理的密切接触者73户,重点人员3户4人,发热人员6人,外地返港7户17人,其中较高风险地区返港9人。
侠骨柔情,舍小家为大家
1月28日,她从老家柳州回到防城港,临行前,父亲偷偷把口罩和食品塞进她的行李箱,提前为女儿参加防控疫情工作做准备。为了不让年事已高的父母担心,她并没有将具体工作细节告知父母。但是父亲还是从交谈中隐约知道她每天都在抗击疫情的一线艰苦战斗,嘱咐她不要担心家里人,要做好防护,履行一个党员应尽的职责。
在防控疫情工作中,她经常提醒组员们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想法设法保障组员的防护装备。只要同事、组员、服务对象有需要解决的问题,她都是尽量帮忙。在物资紧张的时候,她把自己采购的胶手套分给同事,她还自己采购体温计送到封控户家中,为封控户送生活物资,及时解答封控户的疑问,为他们做好贴心服务。
针对一位从高风险地区返港人员不愿意到酒店定点隔离的情况,她先从政策方面进行说明,介绍定点隔离酒店各种设施以及消毒情况,当了解这位返港人员独自带着3个十岁以下的小孩,她立刻协调酒店安排一间较大的房间方便返港人员照顾小孩,并和返港人员的丈夫电话联系,做好解释工作,及时安排返港人员入住定点隔离酒店,让他们既安“家”又安心。
从上门排查到上门服务,从宣传发动到情绪疏导,其他男党员志愿者能做的事,她一样没少干。细微之处显精神,艰难之处显品格,刘启静同志在防控疫情工作中用责任和担当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