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庭作为基层法院的派出机构,是人民法院的最基层单位,是化解矛盾纠纷、服务人民群众的第一线,是推进社会治理、促进乡村振兴的最前沿。防城港市中级人民法院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大局,充分发挥辖区10个人民法庭的职能作用,多措并举,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维护国家安全民族团结,助力边境安全稳定。那良法庭在靠近边境的民生、里火、滩散、峒中等村分别设立了“法庭调解联络站”,定期安排法官入驻联络站及时参与调处纠纷,截至2021年5月,调解联络站诉前调解矛盾纠纷230多件;江平法庭位于我国唯一海洋少数民族“京族”聚居地,在国家安全观宣传教育工作上下功夫,2020年以来针对京族群众共开展了法治宣传10余次;大菉法庭成立特邀调解组织、聘请归侨侨眷担任人民陪审员或特邀调解员,联合十万山瑶族乡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人民调解委员会、华侨林场、村委会等11个单位和部门对涉侨矛盾纠纷进行诉前联合调解,2019年至今成功调解涉侨矛盾纠纷112件,在全国涉侨纠纷多元化解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作经验交流。
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当地经济发展。企沙法庭积极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因征地拆迁中引发各类纠纷,近三年来共化解各类涉工业企业矛盾纠纷案件189件;江山法庭积极与各部门协同工作、释法明理,妥善解决白浪滩景区的6起涉重大项目建设案件;那良法庭及时调处沿边公路、马峒公路项目建设用地征收以及峒中口岸升级建设前期征地拆迁工作中发生的纠纷,妥善解决某景区项目建设用地纠纷、某农场职工房屋买卖纠纷等一批影响企业经营发展案件,并与里火、峒中口岸边贸所签订联动调解协议,多元化解边民贸易纠纷70余件,辖区边民贸易矛盾纠纷呈逐年下降态势。
探索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利用“一村一法官一陪审员”和“三官一律”工作机制,将审判工作前移,员额法官、法官助理在其辖区范围内的村屯、社区定点挂牌,定期进行排查、走访,从源头化解矛盾。江平法庭建立“哈亭调解”模式,特邀熟悉当地环境、知晓京族语言及当地习俗的乡镇干部、德高望重的哈亭亭长为调解员,仅2018年以来通过哈亭调节模式化解各类村民纠纷37起,并在辖区17个村、社区都设置了法官工作站点,2021年以来共联动化解矛盾纠纷13起;在妙法庭仅用三天时间化解两起因祖坟占地引发的纠纷;思阳法庭立足辖区内少数民族聚居的特点,组建了一支壮汉双语审判团队,返聘退休老法官常驻法院担任专职调解员和委托人民陪审员、村干部担任家事调查员,运用壮汉双语在家事纠纷、未成年人民事案件的诉前调解、诉讼调解和争议调查等阶段协助开展工作。
妥善审理涉民生案件,助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企沙法庭妥善处理离婚纠纷、邻里纠纷、山林土地纠纷等涉民生案件,三年来共审结涉民生案件212件,调解47件,经法官做工作撤诉21件;自从反家暴法实施以来,江平法庭有针对性地向当事人释明反家暴人身保护令等法律,开展依职权调查取证并积极预防诉后家暴,2019年以来一共发出针对妇女的人身保护令4份;思阳法庭与县妇联、县公安局、县司法局、县民政局、县教育局、村委会、律师事务所等共同构筑联动调解平台,推行家事纠纷预登记制度、家事案件庭前会议制度、家事未成年人案件回访制度、反家庭暴力联动机制、心理疏导工作机制,自婚调委成立以来共办理咨询案件31件,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裁定书6份;防城法庭对家事案件采取集中管辖、专人审理的方式,采用“男法官+女法官”的配合模式,总结出“亲情齐规劝、社会同介入、亲情必回访”的亲情弥合法,坚持家事必调、不公开审理原则,并以青少年法治基地为平台,积极开展青少年事务社工参与涉未成年人案件纠纷化解试点工作,共引入社工服务的未成年人案件共175件、家事案件160件,对未成年人进行心理疏导60人次,让4名面临辍学问题的未成年人重返校园。
提供便民诉讼服务,助力解决基层群众诉讼难题。江平法庭积极推行电话立案、网上立案,特别对涉农民工劳动争议案件立案实行“绿色通道”,对书写诉状有障碍的农民工可以口头起诉,对行动不便的农民工实行电话立案或上门立案,近三年来江平法庭网上立案46件,通过“绿色通道”为24名农民工当事人立案15件;大菉法庭与扶隆镇那农村委会正在试行智慧村务综合服务平台的构建,助力民生事务的规范化管理和村内事务的线上便捷办理;企沙法庭通过巡回审判、旁听庭审等形式,方便基层群众诉讼,三年来共开展巡回审判5次。
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助力乡村法治建设。思阳法庭使用壮汉双语将法律送进乡村、社区、校园;企沙法庭多次开展送法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上渔船活动,并通过公众开放日、模拟法庭、旁听庭审等形式加强公众参与度,三年来共开展各类普法宣传17次,举办模拟法庭3次,受教育人数达4400人;那良法庭充分利用刘永福故居、那良抗日武装起义纪念亭、中越界碑、瑶乡民俗等的特色文化,打造独具特色的法治教育基地,邀请中小学生和群众到法庭参观,并结合“壮族三月三”等传统民族节日到边境村屯开展法治宣传活动,近年来那良法庭开展以案说法、法治课、法律咨询等普法活动200多场次;江山法庭结合位于旅游景区的实际,利用周末时间到辖区内的白浪滩旅游景区开展法律宣传活动,实现旅游纠纷就地咨询、就地调解;江平法庭利用京族传统节日“哈节”,到京族人民聚居村—万尾、巫头,开展巡回审判和法治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