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人民法庭服务乡村振兴那良法庭:在“稳边、固边、兴边”上展现新担当
  发布时间:2021-08-17 15:17:13 打印 字号: | |

人民法庭作为基层法院的派出机构,是人民法院的最基层单位,是化解矛盾纠纷、服务人民群众的第一线,是推进社会治理、促进乡村振兴的最前沿。防城区法院那良法庭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大局,充分发挥人民法庭的职能作用,多措并举,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那良法庭现有干警6人,其中员额法官1名、法官助理1名、书记员1名、法警2名、门卫1名。近年来,那良法庭被评为“全国法院先进集体”,那良法庭党支部被列为全区法院党建先锋品牌重点培育对象五坚持二打造支部工作法被评为全区法院先进支部工作法,那良法庭原负责人何祥文法官被评为“全国优秀法官”。2020年,那良法庭有两名法官被授予防城港市新时代发展贡献奖先进个人

倾力打造“无讼边境”,在稳边上展现新担当。那良法庭在靠近边境的民生、里火、滩散、峒中等村分别设立了“法庭调解联络站”,将“枫桥经验”融入深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及时参与调处纠纷,为边境群众提供更加多元的纠纷解决渠道。定期安排法官入驻联络站,充分发挥当地司法所、派出所、各村委会干部以及乡镇人民陪审员作用,以调解为主,借助村规民约,从法律角度为群众提供法律政策支持。辖区内边境线上的15个村委会,均实行法庭干警挂钩,坚持每月至少到村屯进行一次摸底排查,事前调处矛盾纠纷,为建设无讼边境、无诉村屯提供保障。自设立调解联络站以来,迄今无调解失败记录截至20215月,调解联络站诉前调解矛盾纠纷230多件,成功化解涉外民事、经济纠纷70余件。

创新普法宣传服务,在固边上展现新担当充分利用那良镇独有的抗法英雄刘永福故居、那良抗日武装起义纪念亭、中越界碑、瑶乡民俗等的历史和民族文化,结合法庭工作打造独具特色的法治教育基地,建成法庭文化展厅和沙盘,以视频短片形式形象生态介绍法庭工作和辖区风土人情等情况。联合边境上的稔里哨所官兵,组织中小学生开展爱国护碑行动,增强边境青少年爱国主义精神。定期镇、村干部到村、社区开展法治讲座,举行法庭公众开放日,邀请中小学生和群众到法庭参观、开展模拟法庭活动等,提高全民法治意识。结合“壮族三月三”等传统民族节日和“国家宪法日”,到边境村屯开展法治宣传活动,重点宣扬国防教育和民法典内容,让法治更好地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近年来,法庭开展以案说法、法治课、法律咨询等普法活动200多场次,巡回审判历程达3万多公里,提高了边境群众的法制意识。每年定期辖区滩散小学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通过法治教育课、模拟法庭护碑行动等一系列活动,丰富国防法治教育的路径,培育青少年爱国精神和法治理念,滩散小学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

服务高质量发展,在兴边上展现新担当。那良法庭积极参与乡村治理,深入边境了解边境维稳形势、热点问题、潜在矛盾点,及时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切实解决一系列经济纠纷,为辖区边贸经济保驾护航,为辖区营造良好营商环境贡献法院力量。及时调处沿边公路、马峒公路项目建设用地征收以及峒中口岸升级建设前期征地拆迁工作中发生的纠纷,妥善解决某景区项目建设用地纠纷、农场职工房屋买卖纠纷、部门与当地村民生命权纠纷等一批影响企业经营发展案件与里火、峒中口岸边贸所签订联动调解协议,多元化解边民贸易纠纷几年来,那良法庭成功调解边民纠纷36起。积极提出规范边贸的意见和建议,辖区边民贸易矛盾纠纷呈逐年下降态势,为边境贸易规范化和边境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吴凰汇
最高人民法院中国法院网广西法院网防城港市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