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蔗区巡回法庭”联动调解蔗农纠纷
“哈亭调解室”多元化解涉旅纠纷
“互联网庭审”一日化解三起边民纠纷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今年以来,防城港市两级法院坚持将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探索开创诉源治理新格局,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新需求,续写了新时代“枫桥经验”防城港法院实践新篇章。
“哈亭调解室”多元化解涉旅纠纷
“现在东兴旅游业已进入快速复苏期,如果把时间消耗在打官司上不值得,我同意调解!”
“去年生意不好,但既然使用了商铺,给付商铺使用费是应该的,我也同意调解!”
今年2月,东兴市法院江平法庭在哈亭调解室成功调解一起涉旅游企业纠纷案件。
2021年3月21日,某旅游公司与李某签订了《商铺租赁合同》,约定由某旅游公司将商铺出租给李某。合同签订后,该旅游公司按约定将商铺交付给了李某使用。后因双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产生争执引发纠纷,该旅游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
江平法庭庭长冯建华承办案件后仔细查阅诉讼材料,同时第一时间电话联系当事人了解案件具体情况。
“纠纷发生在东兴金滩旅游景区,当事人是外地商人,如果矛盾纠纷得不到有效地解决,很有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外地客商在东兴市经营、投资的信心。”为尽快恢复营业,抓住假期旅游黄金时间,尽可能一次性实质化解矛盾纠纷,法官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决定采用调解的方式“柔性”解决。
法官通过“庭长+亭长+村长”的“哈亭调解”模式,组织双方当事人到哈亭调解室进行调解,同时也邀请了京族地区当地有威望、了解当地民风习俗的特邀调解员对该纠纷做调解工作。
最终,在法官与调解员的共同努力下,双方达成了和解协议,实现案结事了。
针对京族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司法诉求,东兴市法院紧密结合京族民风民俗,在京族三岛挂牌成立哈亭调解室,通过吸纳各村亭长、哈亭其他议事成员以及人民陪审员和律师作为特邀调解员参与诉前、诉中调解,探索符合当地社情民意的纠纷化解途径。
“蔗区巡回法庭”联动调解蔗农纠纷
“太感谢法官了,来到家门口帮我们化解矛盾。”今年2月,在上思县在妙镇佛子村的甘蔗地旁,一起涉蔗纠纷经过在妙法庭组织的联合调解组悉心调解下圆满化解,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
2022年12月30日,刘某用姐姐的名字登记入厂糖料蔗,因各种原因,入错到黄某的名字中,导致黄某的糖料蔗延迟6天未能入厂,造成黄某一定的经济损失,黄某也因此未归还刘某的糖料蔗款。刘某多次向黄某催要糖料蔗款,黄某均以糖料蔗款与损失相抵为由拒绝归还。无奈,刘某遂来到在妙法庭提起诉讼。
在了解详细情况后,在妙法庭法官助理庞富考虑到现正值春耕生产的关键时期,打官司势必耽误农时,进一步造成损失,调解更有利于化解矛盾,安抚刘某的同时,立即联系佛子村其他“三官一律”人员进行调解。
调解现场,刘某和黄某双方互相指责、各不相让,庞富遂采取背对背调解方式,通过向双方讲明法律规定以及对簿公堂的厉害关系,情理交融,引导双方互谅互让。经过一番耐心细致地劝解,双方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刘某同意赔偿黄某因延迟入厂造成的经济损失,黄某归还刘某的糖料蔗款。至此,该起矛盾纠纷在诉前得到化解。
上思县法院在妙法庭根据辖区甘蔗种植面广,农民涉蔗纠纷多的现状,成立“蔗区巡回法庭”,构建联动机制,坚持矛盾纠纷源头化解,为服务乡村振兴,服务社会治理创新,服务人民群众司法需求作出了积极贡献。
“互联网庭审”一日化解三起边民纠纷
“法官,我想跟对方调解,但是从村里到法庭不太方便怎么办?”
“放心吧!您用手机就可以参加庭审。”
今年2月,防城区法院那良法庭法官通过线上开庭的方式,一天内成功调解三起案件,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赢得当事人的一致称赞。
家住在抵边村的王某以做生意为由,向邻村的赵某借款3万元,并立下借条,约定还款日期和利息。王某去世后,赵某要求王某子女还款却遭拒,遂将王某子女诉至法院。
考虑到双方当事人住所较为偏远,交通不便,为避免往来奔波,法官决定通过互联网法庭开庭调解该案。
庭上,双方对剩余欠款数额、利息计算方式、还款时间各执一词,法官结合案件实际情况,根据借条与还款记录等证明,厘清总欠款数额和已还款数额,引导双方互谅互让。最终在法官的耐心调解下,双方就还款数额与还款时间达成一致意见,赵某也表示愿意放弃追偿利息。
解决完该起纠纷,法官又马不停蹄地调解两起涉边民离婚纠纷案件。因两起案件都有一方当事人在抵边村,另一方在外省务工,不便到庭参加诉讼,在法官的主持调解下,各方当事人通过手机“面对面”开诚布公地对谈,对是否解除婚姻关系、共同财产处置、抚养权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调解协议。
一日成功“云”化解三起案件,不仅解纷效率高,而且为当事人降低诉讼成本、减轻诉累,是防城港市两级法院推进诉源治理的生动实践。